醉酒男子自杀身亡,朋友送他回家被判担责,赔7万元!

时间:2020-10-22
分享到:

和朋友饮酒本是件高兴事,

但接下来要说的

却是和朋友喝酒酿出悲剧。

近日,“男子自杀身亡朋友送他回家

被判担责”的新闻刷上热搜,

引发网友热议。



在广东东莞,

醉酒朋友回到“住处”附近后自杀身亡,

送他回家男子被判担责赔7万。



当事人李某鸿觉得冤枉


称当晚对方坐副驾驶意识清醒,

下车后招手说自己可以走。


死者妻子则回应, 

当晚若对方联系家属或直接送进厂里,

或可避免悲剧发生。


在以往的案例中,

争议焦点是酒席组织者与同桌共饮人

对受害人的死亡是否存在过错,

一直是争议的焦点。

而此前案例为意外身亡,

这次的自杀行为,

该不该承担责任也引发网友热议


有网友觉得不可思议  


  
 
 
 
 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@黑色杜蕾斯_G12:先签(免责声明)再一起喝酒的时代不远了。


@等待核桃:真是太难了……太倒霉了这朋友


@长歌行就是行:?送回家也不行?还得哄睡着?陪着过几天?


@Jackkk-:不送回家,朋友死了得担责,送回家,朋友死了还得担责。所以告诉大家,和朋友喝酒时,一定要喝的比朋友更醉


@JC-xiao:这家人也真敢告

 
 
  
 
 
 
 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
也有网友进行了分析  


  
 
 
 
 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@云夏_学习ing:一个人对酒桌上的人应该照看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免责?当面交给他家人。不过就算交给家人了,如果喝酒引发了什么疾病,一起喝酒的也得负责


@Clytze丶:这个事情的关键是在于谁和出了事的人 一起喝酒了,不是谁送回家了。法律不是看你能不能意料到,而是看客观事实


@取名字是门很深的学问:是自杀没错,但是朋友和他一起喝酒了,就有照看的责任,不管自杀还是意外。


@杨远航是谁:之所以这样判我想是因为所有情况均是当事人口述没有证据,法官应该相信的只能是一起喝酒和送到那个位置两件事。而没有送到位的确属于过失,但责任很小,所以判了百分之五的责任。这个案子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:以后送醉酒朋友回去一定要送到位


@海山云烟201808:酒局不要硬劝酒,出了事情共担责。酒后把人送到家,路上意外共担责。硬劝酒使人病发受伤或死亡,构成侵权,承担侵权责任。约人出去喝酒,就有把人安全送回家中的义务,一定要送进家中,家门口也不行(之前发生过醉酒人在家门口冻死的案例)

 
  
 
 
 
 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

我们在酒桌上要注意以下几点,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惨剧的发生。


一、不要强迫性劝酒  


在饮酒过程中的故意灌酒、言语要挟例如“不喝就是看不起我!”、不喝就纠缠不休等,其主观上存在过错,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,共饮人应根据各自过错的程度承担相应赔偿责任。


二、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  


如果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不佳,仍劝其饮酒诱发心脏病、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,导致伤残、死亡等损害后果,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。


三、将醉酒者安全护送  


对于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控制能力的醉酒者,要在酒后尽到劝阻、照顾、护送的义务,最好将其送至医院或者安全送回家中;


四、酒后驾车未劝阻致发生车祸等损害  


此时共饮人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,如果没有履行义务,造成醉酒人人身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

五、聚会组织者具有安全注意义务  


宴会的组织者更加具有相关照顾、保护、提示的义务,应当确保每个参会者的安全,如果醉酒者出现意外事故,组织者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


你怎么看?  

评论区说说!  


来源:齐鲁晚报综合澎湃新闻,新浪微博


    微信支付     
@ 2015~2030 all rights reserved (本站logo和图片都已经申请保护,不经授权不得使用)
本站的顾客和商家个人信息将决不会泄漏给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  贵州贵实网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有任何购物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线客服 | 电话:18188125864(微信)  0851-25628841 |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8:00-18:00

统一信用代码:91520326MA6DQQ3B13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   贵公网安备 52032602001017号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

贵州贵实网科技有限公司
黔ICP备17005424号